close

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日.教堂門口出現了賣草編物品的小販...

突然想到...應該是聖枝主日到了...


 

教友們...手上帶著教堂門口買的..或是市場買的草編物(Ramos)準備進教堂

 

 


 

等待神父用聖水灑過祝聖他們手中的Ramos,彌撒結束後再將帶著基督祝聖的Ramos回家

放在家裡...象徵基督帶來的和平與喜樂

 

 

 

 

什麼是聖枝主日呢?? 英文叫做 Plam Sandy 西文:domingo de ramos

 

聖枝主日是聖週的開始。

第四世紀時,已有人記載關於此日在耶路撒冷教會中慶祝的情形:民眾為慶祝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事跡,也列隊重走昔日耶穌與門徒們進城時所走的路線。下午,民眾與主教到撖欖山聚合,讀經唱聖詩,然後到耶穌升天處,讀有關聖經、唱聖詩。約於下午五時,誦讀福音關於耶穌此日榮進耶路撒冷的敘述,然後下山進城,兒童拿著樹枝,高唱「奉上主之名而來的應受讚美」的經句。人們遊行,經過全城,最後到達耶穌復活堂,舉行夜禱。此聖枝遊行禮很快傳到整個東方教會中,此主日也就稱為聖枝主日。

教宗大良時代在羅馬稱四旬期第六主日為「苦難主日」,彌撒中誦讀瑪竇福音中的主受難史。到第九世紀時,聖枝遊行禮才逐漸引進西方各教會中。

「聖枝主日」的全名為「主受難聖枝主日」指示出本日所慶祝與追念的兩個重要事件;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及祂的苦難。

中世紀時,聖枝遊行逐漸戲劇化:信友首先於城外集合,然後手持聖枝遊行到城內主要聖堂,遊行時有人持十字架或福音書,象徵耶穌的臨在。在德國多次用一木質做的所謂「聖枝驢子」,背上有耶穌像,腳上有滑輪,由人牽引前進。這些習慣以後逐漸消失。

革新聖週禮儀要求信友盡可能在聖堂外集合,參加聖枝祝聖禮及遊行,恢復原始遊行的意義;從一處到另一處。 以上引自(天主教資訊小集)

.......................................................................................................................................

 

 

 

墨西哥的天主教跟台灣天主教慶祝聖枝主日的方式有一點點不同(或許是我住的堂區不同)

小時候聖枝主日我們回去山上採像棕梠葉的東西,帶到教堂擺在一個桌上(全部的葉子都放在那裏)

然後彌撒到一半...神父会帶著大家齊到桌前..祝聖了的葉子..每個人拿一枝帶回家

等到隔年的聖灰禮儀...再帶到教堂來...把這些葉子燒成灰...由神父在我們額頭上用灰畫個十字架

告訴我們...我們原來自於塵土,將要歸於塵土

 

 

 

在LEON的市場...聖枝主日這天可以看見小販在販售各式的ramos(實在不知道中文怎麼說)





這個很特別...用草編成耶穌像....



還有這種用椰子葉編成的草劍....不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ra Ruru 的頭像
    Mira Ruru

    米拉.你看

    Mira R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