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墨西哥 (1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復活節是什麼?

《聖經·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得名。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超過聖誕節。按《聖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後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

 

根據西方教會的傳統,在春分節(321日 )當日見到滿月或過了春分見到第一個滿月之後,遇到的第一個星期日即為復活節。

 

東方教會則規定,如果滿月恰好出現在這第一個星期日,則復活節再推遲一周。因此,節期大致在322日 至425日 之間。

 

早年在教會裡對復活節的日期曾有過爭議,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在西元325年召開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明訂復活節是星期日(因為星期日教會是為安息日),所以復活節就在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

 

所以呢,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樣,像2003年的復活節就是420日,2004年的復活節是411日 ,2005年的復活節則是327日 ,而2006年的復活節則是416日 ,2007年的復活節在4月8日 以此類推。

 

復活節的前兩天,就是受難日,往往信徒會帶著肅穆的心情,記念耶穌爲世人的罪釘在十字架上而死。(記得以前在輔大受難日學校會放假三點在靜心堂會開始和好聖事然後晚上就是復活節彌撒..)


關於耶穌基督之死,按基督教教義,是為了贖世人的罪;耶穌基督的身體復活,是為了叫信徒得到永生。因此,在基督宗教中,復活節具有極度重要偉大的意義喔。

 

墨西哥雖然是個天主教國家,但是這裡的天主教融合了當地的傳統習俗,復活節彌撒…雖有復活蠟但還有其他與羅馬天主教傳統相異之處。例如以下

 

 

 

 復活節當天在墨西哥大小街道都可以看見販賣這些草編的飾品或ㄧ搓樹枝.幾隻草.....要進教堂參加彌撒的人都會停下來買一把"總匯草"(小販會把客人選購的草綁成ㄧ束)彌撒中讓神父用聖水祝聖..然後帶回家掛在大門...或者客廳...有驅邪保佑的意涵在...(有點像台灣端午節再家門口掛一束昌浦和艾草的意思)

 

 

 

 

 

草編的飾品除了一把的總匯草...還有這種乾草編的十字架..這也是買了帶去教堂祝聖

 

這些東西都不貴..如果想買個有節慶意義的紀念品...這個應該可以買..因為台灣沒有!!

Mira R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木乃伊博物館(Museo da las Momias)...

 

開放時間:09:00-18:00

 

門票: 成人50墨幣  學生: 35墨幣        6-12歲小孩:30墨幣

 

 

 

 

這裡的木乃伊跟印象中纏著繃帶的木乃伊不一樣

因為他們的屍體沒有繃帶包裹而是穿著下葬當時的衣服

有的在被館方收集時已取下衣物...

所以可以清楚看見亡者乾枯的皮膚..還有臉部表情!!

美其名叫"木乃伊博物館"..看了這些屍體...覺得"乾屍博物館"比較貼切

 

 

 

 

據說1865年因為當地政府要增建墓地必須要遷墓,在開挖時發現了幾具

保存完整的木乃伊(乾屍)...陸陸續續發現更多...其中包括了:

老.中.青.婦人.嬰兒各式的木乃伊...爲了保存此特殊景象博物館因此而生

據研究表示.因為Guanajuato這裡的土質其礦物質含量豐富特別是石灰

加上天氣乾燥...形成了"乾屍"

依工作人員說法:每個木乃伊的形成的過程僅需5-6年,很不可思議吧!!

目前館方共收藏了122具完整的木乃伊...如果來了這個城...就來看看吧!!

 

 

 

                    剛剛看到一整排的乾屍...有點害怕...特別他們的表情都很猙獰..好像死的很痛苦

 

 

 

 

 

屍體的皮膚.毛髮很完整還可以看見毛細孔..

 

 

 

這句在棺木裡的木乃伊..他入殮時的穿著...很平常吧

 

 

 

 

這是一個小BABY的木乃伊...好小好小(約40公分...應該剛滿月)

 

 

 

 

這是一個婦人跟他難產的小BABY,婦人肚上還可以看見縫合線,這個嬰孩是全世界年紀最小的木乃伊

 

 

 

 

 

這三具屍體最經典..躺在一個專屬的展覽廳

左一:死者因為發生意外死亡,家人以為她死了所以把她埋了,但五年後要遷墓發現他的姿勢與當初下葬時不一樣且手部姿勢及臉部表情顯示她掙扎過....這表示...她是被活埋的(當時的醫術應該還不知道所謂的假死現象)

中間:死者是在河邊溺斃的,他現在的姿勢是他當初下葬時的姿勢

右ㄧ:死者因胸部被刺身亡,胸口上的傷口還留有乾漬的血液...

 

 

博物館走到底...會出現這一廳...感覺像是遊樂場裡的鬼屋...鬼怪的配樂和陰暗的擺設...多花10元墨幣...我覺得沒有太多的價值...不過難得來一趟..就參觀吧!!

Mira R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藝術史家把「巴洛克」(Baroque)來稱呼西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間的歐洲藝術意指一顆大而粗糙、歪曲的珍珠,叫做巴洛克珠。據說有一個十八世紀的建築師,在他的理念中建築物的外表,都應該簡單、平滑、勻稱。於是,他就把他十七世紀那種複雜、考究的建築樣式,嘲諷叫做荒謬的、不規則的、巴洛克的。後來,大家就使用巴洛克這個詞來稱呼十七世紀的歐洲美術風格。

 

 

TEMPLO DE SANTA ROSA DE VITERBO 教堂的圓頂根柱上那兩顆波浪珠...就是巴洛克的STYLE啦

 

 

不過藝術氣息不足的我...覺得...像蝸牛!!

  

 

 

         巴洛克藝術的誕生地是羅馬,然後向外散佈至全歐洲、及在美洲的屬地。 這時期的藝術家喜歡在畫面中用對角線、弧線、斜線來製造誇張的動勢。並使用強烈的明暗對比,來達到戲劇性的光影及色彩的效果。強調感情的自然流露。 這時候的建築也給人興奮而戲劇性的感覺。建築物正面、裡面充滿裝飾、大量採用弧線造型。圓屋頂、大扶梯也是它的特色。建築物四周再配上十分講究的庭園、廣場、噴泉和雕像。

 

 

TEMPLO Y CONVENTO DE  SAN AGUSTIN 

 

 

奧斯定教堂旁邊的博物館裡面很美喔..開放時間10:00AM-18:00PM 門票每人20墨幣

 

 

 

 博物館的長廊,天花板的美麗讓人想在長椅上多做一會兒

 

 

  

這兩個雕像的表情是不是很生動誇張呢

     

 

 

         這個17世紀建城充滿西班牙殖民的Queretaro,許多建築裡都看得到巴洛克時期的影子...............特別是教堂裡華麗的聖母.光榮的耶穌...取代了樸實的聖母,苦難的基督....一樣的精神卻呈現了不樣的相貌.Queretaro市立的藝術博物館裡也展覽了許多當時的作畫...可以看出巴洛克藝術影子.............不過博物館裡不能拍照..所以有機會大家去博物館看看吧!!

 

 

TEMPLO DE SANTA ROSA DE VITERBO教堂內華麗的模樣

 

 

 

連天花板都有細緻的壁畫喔...中間的天井隱約可以看見耶穌的臉龐...自然的採光讓聖堂內多了一分明亮...感覺比較不那麼陰森...很舒服....教友可以祈禱後在繼續逛逛喔

 

 

      這個耶穌像跟平常看見的苦難基督不一樣吧

 

 

 

 

         雖然墨西哥離台灣很遠..簽證又很難辦理...但是來到這裡可以同時與印地安.墨西哥.西班牙殖民.阿茲特克等文化同時相遇...是一趟文化之旅的好去處呢!!

    

Mira R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Queretaro(克雷塔羅市)在西班牙人與當地印地安原住民的討閥爭戰中在1531年建城.這個城市充滿了西班牙殖民的色彩其中亦混合著印地安文化的遺跡.在這裡你可以看見四百多年的歷史古蹟,許多建築物充滿了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色,值得到此ㄧ遊.

 

市區裡有爲觀光客而設的觀光巴士,有專人在車上解說..會經過所有重要的觀光景點,如果自己沒開車..搭觀光巴士會是最簡單省事的繞城方法.


 

來Qeretaro沒來參觀ACUEDUCTO(水管橋)就不算有來過喔!!這座建築物1726-1735年間建立,全長1280公尺.最高處達23公尺.全部共有74個拱門.支撐著從水源牽引出的水管用來運送城內的民生用水..很壯觀吧!!

 

 

 


 

ACUEDUCTO(水管橋)位於Queretaro城的東邊..開車延著Avenida Zaragoza路往東邊走,經過Alameda Miguel Hidalgo公園再開5分鐘就會看見囉


這就是公園大門..經過它在五分鐘水管橋就到了...如果找得到停車位,公園大門兩旁有長長的ㄧ串市集,內分三線道延綿一公里多...不過這裡賣的大部分是盜版CD.衣物.電器用品.和小雜物...如果想要買local的手工藝品這裡就沒有囉!!要有心理準備喔...這個市集因為是帆布搭建,裡面很悶熱...小心別缺氧喔


 

Mira Ru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